欢迎登录《跨文化对话》官方网站!


《跨文化对话》第49辑《目录》     《跨文化对话》第48辑《目录》     《跨文化对话》第47辑《目录》    
最新期刊
ChatGPT热潮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钟秉林 (Zhong Binglin)  

作为OpenAI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使用一种名为“Transformer”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海量文本数据的预训练,具备了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可以理解和回答各种形式的语言输入,是目前最先进的对话系统之一。在高教育教学领域,ChatGPT的应用影响深远,有人认为可能引发高等教育教学全局性甚至颠覆性的重塑,亦有人对此智能工具的使用持否定态度。客观认识ChatGPT的优势与问题,分析、研判并主动应对其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可能带来的变革,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详情
洞察时代 传承学术 理解人生——“汤一介当... 陈越光 (Chen Yueguang)  

“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展示20世纪学人在时代变迁中追求真理、潜心为学的学术人生。 20世纪是一个大时代,鲁迅说,所谓大时代,不是生,乃是死也。大时代是生死相交,面死创生的时代。今天常有人说,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大时代,是时代的一座山压在所有人身上,冲破是生,压垮是死。大时代能淬炼出一种大智大勇。大时代的学人会把这种大智大勇贯穿在学术境界中。我们传承学术,需要洞察时代。“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系列要讲述的当代学人,都是穿越了大时代狂飙巨浪的学术大家。他们从大风大浪中走来,身上不可能滴水不沾,所以,我们洞察时代,传承学术,还要理解人生。

查看详情
圣本翻译与公元五世纪中古汉语的形成——《长... [法]金丝燕 (Jin Siyan)  

印度佛经圣本翻译研究,涉及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与之相关的研究有中国文言文的汉译本与语义学,跨文化的文化转场理论等。佛经汉译历时一千五百余年,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长时段、多层面的研究平台,可以推进这方面的交叉学科研究和综合研究,当然也需要代代有识、有心、有志的学人接力。本文以印度佛经圣本《长阿含·转轮圣王经》的翻译为例说明。

查看详情
朝向美感文心的学科未来——中国文艺批评学科... 王一川 (Wang Yichuan)  

当代中国文艺批评学科诚然一直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但同时始终离不开来自世界文艺批评学科的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从而产生出不折不扣的跨文化品格。现在通行的中国文艺批评(本名文艺学)学科是关于文艺和文艺批评的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次级学科之一,七十多年来先后经历了苏联影响时段、欧美影响时段和中国化时段,有着跨性品格(即跨学科性、跨文化性和跨门类性),有待于将美感制度与中国古典“文心”传统交融起来。

查看详情
论学科化:中国民俗学的建设 董晓萍 (Dong Xiaoping)  

学科建设是在中国与世界科学文化接触和关系变迁的趋势中出现的一次重大转折。它通过划分学科和建立学科的途径,将中国传统书院式教育,改为现代学院式教育;将中国传统国学文史哲不分家的“先生”式的教育模式,改为由“行政”和“先生”双管齐下的教学科研模式。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对历史传统和现代国家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学科建设搭建研究平台、科研攻关和培养人才的优选方式。学科建设也不能缺少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能够带领团队为学科建设勇敢地担当和坚定地付出,推动学术发展,使学科建设更为持久。还有三点也很重要,即拥有学术命题、经典著作和团队集体优势。

查看详情
法国中世纪史诗研究 [法]米歇尔·冉刻 (Michel Zink)  (崔欢 译)

法国中世纪史诗《罗兰之歌》是欧洲七大史诗之一,是世界瞩目的法国文学瑰宝。作者使用牛津大学《罗兰之歌》手稿原本,重新研究和阐释法国史诗,指出其历史价值有三:一是在文学模式上,摆脱宗教文学的拉丁语模式,转向罗曼语的文学模式;二是在体裁结构、地理分布和创作形态上,由奥尔语纪功歌和南部游吟诗人的奥克语抒情诗组成。作者对法国史诗的研究,回归原文,使用经典与民间两种文本,根据历史上实际存在的文学空间,更新以往的理论成果,继续加以增补、拓展与细化。(崔欢译)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 |  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